昨天,AI圈和科技自媒体突然爆出一条重磅消息:腾讯疑似以“上亿薪资”挖角OpenAI华裔研究员姚顺雨。一时间,朋友圈刷屏,微信群热议,话题直接冲上热搜。
然而,今天上午,腾讯官方火速辟谣,称“该传闻不实”。
展开剩余76%但比“亿元挖角”更值得关注的,是这位突然站在聚光灯下的27岁少年——他开挂般的人生,比谣言更精彩,比小说更热血。
01
别人家的孩子炼成记:从合肥一中到OpenAI
传闻中的主角姚顺雨,是个土生土长的合肥小伙。
他的学霸之路,清晰得如同精心设计的算法路径:
2009-2012年,他就读于合肥四十五中;
2012-2015年,升入安徽省顶尖高中——合肥一中。在这里,他不仅拿下全国信息学竞赛金牌、亚太地区信息学竞赛金牌,更在2015年高考中以704分的惊人成绩,夺得安徽省理科探花;
2015-2019年,他进入号称“天才集中营”的清华大学“姚班”(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),并担任姚班联席会主席;
2019-2024年,远赴世界顶尖学府普林斯顿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;
2024年,博士毕业后,他直接加入全球AI界的神殿——OpenAI,担任Research Scientist(研究科学家)。
一份无可挑剔的简历,一条顶级学霸的标准通关路径。但姚顺雨的传奇,远不止于此。
02
天才的重量:他用研究成果让世界瞩目
如果只是学业优秀,或许还不足以让腾讯被传出“上亿挖角”。姚顺雨的真正分量,体现在他足以影响AI发展方向的学术贡献上。
在普林斯顿博士期间,他便提出了思维树(Tree of Thoughts)框架,彻底改进了大模型的决策方式。他构建的CoALA 模块化认知架构,为AI认知领域提供了全新思路。
而他提出的 ReAct 方法,首创了“推理—行动”结合的智能体范式,已成为学术界与工业界广泛采纳的经典范式。
2025年5月,年仅27岁的他,入选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“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”中国区名单,成为最年轻的入选者。
他的研究聚焦于让语言智能体与现实世界交互,其代表产品Deep Research、Computer-Use Agent,以及重要学术贡献Reflexion、SWE-bench等,无一不在推动着AI技术的边界。
说得更直白一点:在AI浪潮的核心领域,姚顺雨已是无法被忽视的重磅名字。
03
不一样的极客:说唱社创始人与“freestyle”招生官
然而,如果你以为他只是一个埋头实验室的典型极客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姚顺雨的魅力,恰恰在于他的“反差感”。
当其他同学专注于一点不断深挖时,他徜徉于数学、历史等看似“乱七八糟”的广阔知识海洋。
他对嘻哈音乐的热爱,更是他身上的一个鲜明标签。 艾米纳姆、蛋堡、热狗、Jcole等说唱歌手陪伴了他的整个青春。在清华,他更是清华大学学生说唱社的联合创始人。
更广为人知的是,在清华大学2019年自主选拔复试的开营仪式上,作为招生志愿者的他,面对为何选择清华的提问,贡献了一句堪称经典的“freestyle”:“但是对于我来说,选择清华、北大并不是问题,因为北大没有我姓氏命名的班级。”
这份自信、幽默与不羁,让他远远超出了一个传统学霸的定义。
谣言会散去,天才不会!腾讯的辟谣,为这起突如其来的“挖角风波”画上了句号。但我们更愿意相信,这则传闻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,是因为人们愿意相信——一个凭借绝对实力一路开挂的天才,理应获得这个时代最顶级的礼遇。
27岁的姚顺雨,他的价值或许无法用“年薪亿元”来衡量。
他的价值,在于他代表了一种可能性:一个中国少年,如何凭借智慧与热爱,一步步走向世界科技之巅,并在同时,活得足够精彩、足够自由。
谣言终会散去,但天才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发布于:安徽省盛达优配-股票配资-股民配资平台-免息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